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

时间:2023-03-19 05:15:39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锦6篇
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锦6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6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 篇1

一、导入新课

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。

二、通读全文,概括内容

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,然后教师明确: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和研究它的意义。

三、划分结构层次,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

1、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?全文可划分为几局部?

学生讨论,教师指名回答,然后教师归纳总结: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,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局部。(略)

2、再问:以上四个局部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?

学生讨论,教师提问后小结。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: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,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,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,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。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,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。这种条理性不只表示于文章的整体,而且也表示在文章的局部,

3、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局部“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”,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?

学生讨论回答,教 ……此处隐藏10822个字……件:动物化石(恐龙蛋等)、植物化石。

2.学读第五节

(1)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,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、读懂它的语言呢?

(2)指名读最后一节。读词语“粗心大意”、“永远”。

(3)范读第五节,必读。

(4)总结:不爱学习,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;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;只有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科学、善于观察的人,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“语言”,探索更多的奥秘。

(5)齐读全文

二、思考小结

1. 自由读课文。

2. 思考讨论: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?

3. 口头练习,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。

(1) 水里游动的蝌蚪,是大自然告诉我们——

(2)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,是大自然告诉我们——

(3)喜马拉雅山上的“三叶虫”化石,是大自然告诉我们——

三、识记生字,指导书写。

1.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。

2.指导书写。

(1) 观察字的间架结构,指名发言。

(2)范写“就、诉、永”。

就:左右结构(不要漏写最后一笔“点”。)

诉:右边是“斥”不是“斤”。

永:独体字。

(3)学生描写、临写。教师巡回辅导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。

四、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。

五、扩展活动。

1.准备三个头饰(蝌蚪、鱼、三叶虫)边表演边读诗。

2.说一说,画一画,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?(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)

3.召开一次《和大自然交朋友》的主题班会。

《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锦6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